作为全省交通大动脉,济青高速南北线承载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交流沟通功能。今年以来,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五支队以“专业”队伍为驱动内核,以“机制”优势提升执法效能,以“大数据”赋能战斗力,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推进“夏季行动”扎实开展。
针对所辖战线长、 队伍大等问题,支队因地制宜,解困为机。练在平时,以时间“碎片”夯实一日工作学习练兵基础。创新开展一日工作学习练兵活动,督促各大队及时补足短板,取得队伍、业务“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效果。战在日常,以送教上门方式打通战训分离梗阻。以贴近实战为原则,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教官团,以送教上门方式组织并且开展“红蓝对抗”实战演练,打造一支“拉得出、说得过、打得赢”的交警队伍。训在专项,以专项培训构筑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做好人才培育工作,举办高速交警综合素养暨法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高速交警综合业务素质。
优化“大小脑”指挥调度机制,延伸“夏季行动”“最灵触角”。持续深化以指挥中心为“大脑”、警务作战室为“小脑”、指挥调度为龙头,派警管理为核心、合成作战为重点的勤务“大小脑”模式。利用车载智能管理系统、高空无人机巡航等手段,对现场全时空掌握处置,对警情全程可视化指挥,实现了指挥调度、事故分析、勤务派单、视频作战的一体联勤。
依托“三联”工作机制,做实“夏季行动”“最强保障”。通过“警务联合、警企联动、警民联防”,创新性打造公安交管部门主导,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外协救援单位参与的“高速公路三联工作机制”。合理划分布设点位,实行高速交警、运营单位、清障救援一张表值班备勤。通过三方交叉布点,有效缩短出警半径,极大预防了二次事故和交通拥堵的发生。
建立“单兵剔除风险隐患排名”机制,铺就“夏季行动”“最亮警色”。利用独创研发的掌上交警APP ,对民辅警个人巡逻事项做赋分,每日晾晒通报,结合“每半小时见一辆制式车辆”显性用警要求,制定工作流程。既有效监督了民警勤务开展情况,又极大提高了民警争先创优荣誉感,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实行“大队长抓事故过程全要素分析”机制,实现“夏季行动”隐患排查“最高精度”。在每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大队长第一时间组织并且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复盘分析,部署针对性措施。通过大队长抓事故过程全要素分析,精准找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管控,第一时间整改堵塞漏洞。
强化宣传工作机制,营造“夏季行动” 交通安全宣传“最浓氛围”。以政治建设为指引、以“夏季行动”为抓手,通过警示片、提示语、手绘展板、横幅等,确保交通安全“看得见”。通过隧道、沿线村庄的交通安全广播,确保交通安全“听得到”。以获国家专利的原创手绘卡通形象制作系列新产品,确保交通安全“用得上”。
依托数据共享,及时发布重点违法预警信息。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媒体、客货运及危化品运输企业等,共享数据资源,通过服务群开展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对进入围栏的临近疲劳驾驶车辆自动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提高精准化预警水平,在源头遏制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发生。
依托数智平台,强化重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打击查处。搭建货车安全管理平台,实时调取车辆运行数据,为路面执勤民警查处重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提供数据支持。通过集成指挥平台,构建大数据研判布控—情报引导勤务—智能预警查处的闭环工作机制。
依托“一张图”指挥调度,大幅度的提高异常事件发现和处置速度。紧紧围绕路面管控和调度需要,联合相关科研单位研发“五支队视频专网平台”,实现支队指挥中心、大队警务作战室对道路整体状况、违法精准查缉、路面警力就近派警的实时掌控,逐步提升了数据推送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指挥中心能够精准调度、路面能够精准查缉,将实体警务与数字警务深层次地融合,真正打通交通管理“最后一公里”。【李艺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