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北银金科同业金融协同平台

  

北京银行:北银金科同业金融协同平台

  随着同业金融业务规模的发展和市场环境及技术架构变化,金融机构对同业业务精细化管理要求慢慢的升高。在监管政策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近年来积极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风险管理需求方面,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持续不断的增加,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在客户的真实需求方面,金融市场的一直在变化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一直在变化,金融机构要一直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实现用户的需求。通过建设同业金融协同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协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金融同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和整体发展。

  同业金融协同平台是针对现有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平台。其管理的同业经营事物的规模包含所有的线下同业业务类型,管理的客户准入范围有所有同业业务相关联的客户。

  (1)提高协同效率:金融同业之间需要频繁进行合作,包括业务协同、信息共享、风险管理等。通过建设协同平台,能够大大减少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协同效率,加速业务流程。

  (2)实现信息共享:金融同业之间有大量的信息共享需求,包括市场动态、行业趋势、风险预警等。通过协同平台,能轻松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3)优化资源配置:金融同业之间能够最终靠协同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平台可以共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客户资源等,实现资源的大化利用。

  (4)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协同平台,金融同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例如,通过平台能够迅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

  (5)加强风险管理:金融同业之间通过协同平台能轻松实现风险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预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平台也能够给大家提供风险评估、风险监测等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风险。

  (6)推动业务创新:协同平台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新的合作和创新平台,促进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平台,金融机构可以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一直在变化的市场需求。

  (7)促进合规监管:协同平台能够给大家提供合规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功能,促进金融同业之间的合规经营和自律管理。通过平台,能轻松实现合规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合规管理效率。

  总的来说,同业金融协同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协同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业务创新和促进合规监管等方面,以实现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同业金融协同平台,是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同业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平台。

  根据同业客户归口管理要求,实现同业客户接入渠道的统筹管理;实现客户信息的集中展示。

  实现前台交易管理、审批处理,中台风险控制,后台清算、核算、对账等一体化功能。

  (1)前台交易管理上,同业智能管理服务平台为客户业务办理的主要接入渠道,实现所有的线下同业业务申请与审批的管理。

  (2)中台风险控制上,同业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接入行内系统与外部数据的风险预警信号,对业务涉及的交易对手与相关项目进行信息提示。

  (3)后台账务处理上,实现账务核算、资金清算自动化。同业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对接相关会计引擎,实现本外币业务自动化的账务处理。系统提供账务信息实时记账、来账分拣,会计账务、资金、实物凭证的对账及各类统计分析功能。

  以上环节按照数据共享、相互连通的思想,对涉及到的交易数据、市场数据,实现前、中、后台数据的无障碍流动和融合运用,保障同业业务运营流程管理的高效畅通。

  通过灵活的业务流程引擎和规则引擎,在支持标准统一的流程、规则的基础上,也支持各种特色业务管理模式的灵活配置。功能设计上要模块化、组件化、参数化,要大程度上支持用户去自定义相关业务要素与规则,满足同业业务品种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1)业务品种自定义:支持用户自定义同业业务品种,包括业务品种的表单要素、字段校验规则、账务处理、资金调拨等方面的自定义,定制完成的同业业务品种可以有效的进行自动化的账务处理。

  (2)审批流程自定义:支持用户针对不一样的同业业务品种,自定义其审批层级、流程路径、规则判断等要素,定制完成的审批工作流将纳入到对应的审批环节中。

  (3)参数化配置:支持用户对客户准入管理、事件提醒规则、FTP利率等既定功能的校验规则进行参数化的配置。

  (4)查询统计自定义:支持用户自定义相关查询条件、展示要素,满足统计与分析的需要。

  平台采用工作流引擎、表单引擎、规则引擎、报表引擎等方式以业务模型驱动和表单驱动实现业务的灵活快速配置化,最重要的包含业务模型、页面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

  (1)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抽象出业务模型,业务属性。业务属性可以在属性元数据中进行预先定义,供业务模型选择,简化用户操作。业务属性支持各类组件类型,支持定制化扩展。

  (2)系统支持各类页面的可视化设计表单可视化设计器支持十八种基础字段和高级字段(图片、文件上传、机构树、富文本),高级字段支持定制化扩展,字段组件属性也支持配置和扩展。

  (3)流程逻辑定义了任务的顺序和一定要遵循的路线规则,及由工作流引擎实现的别的业务规则。流程可视化设计器支持标准的BPMN2.0规范,用户通过拖拉拽的方式来进行流程构建,同时能通过属性面板对流程的各个节点进行灵活配置,包含基础信息、用户个人信息、表单信息、会签信息、接口服务、等常用配置。

  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客户准入、产品细分、合规操作、快速响应等维度提高业务开展效率,挖掘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程度,提升市场份额。

  (1) 探索“智策”模式,在客户、账户、产品等维度上实现多准则决策和处理,加强客户营销,深化客户合作。

  (2) 丰富产品端组件,根据细分市场和客户层级定位,细化同业产品的颗粒度,形成快速迭代的产品创新模式,实现用户多元投融资需求。

  (3) 完善客户端组件,在充分集成市场信息和客户场景信息的前提下,反哺精准营销、客户差异化定价等业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

  (4) 通过参数化配置提升系统响应能力,轻薄化系统组件,提升信息处理速度,提高业务效率。

  一阶段:2022.12.1-2023.6.30,完成同业金融协同平台整体系统功能及资产类(同业借款、存放同业等)、投资类(资产支持证券化、券商收益凭证等)同业业务产品的建设。

  二阶段:2023.7.1-2023.8.30,完成系统负债类产品(同业存放定期、标准活期、类定期、协商活期)等业务功能落地。

  同业金融协同平台的落地,一方面满足了业务部门对同业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办理的要求,实现了同业业务资产类、负债类、投资类三大类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的线上化办理,为平台用户更好的提供在线提交业务申请、查询交易对手信用状况、进行资金结算和风险管理等服务。另一方面,平台统一整合业务关联系统:客户ECIF、信贷系统、额度系统、核心系统、二代支付、头寸系统等,通过线上对接,完善了金融市场的系统体系。

  系统业务办理线上化,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业务的协同操作,减少沟通协调的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协同平台能轻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逐步降低运营成本。

  系统业务流程配置化,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一直在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从而增加业务收入。

  通过平台的一体化建设,能轻松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提升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不相同的领域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业金融协同平台的建设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通过平台金融机构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同业金融协同平台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实现了金融机构自身的成本优化、降低了业务操作风险,提升了自身的业务发展。同时,在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的运营团队和管理制度,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业务协同。同时,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用户对平台的使用熟练度和满意度。要建立完善的审计和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要关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探索将AI、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平台建设和业务协同中,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和创新性。通过一直在优化和完善平台运营策略和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监管政策的变化。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