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加强洛河湿地保护管理,推动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洛南县未雨绸缪,率先行动,从源头抓起,从严管入手,从保护用力,推动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治理有序开展。
洛南将湿地保护纳入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项目带动、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逐渐完备湿地保护体系,快速推进湿地分级管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和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的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主管县长亲自抓、林业局局长具体抓、县湿地公园管理处抓落实的包抓责任制,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协调职能部门与4个镇(街道)签订国家湿地公园共建共管协议。同时,县上把湿地公园管理工作纳入有关镇(街道)和部门林长制考核内容,形成湿地公园管理、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
近日,洛南县召开2024年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治理项目启动会,全面启动2024年湿地保护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实施地点位于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安镇至城关街道尖角洛河桥湿地公园范围内,建设内容分为湿地恢复、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湿地监测等四大板块。为了确认和保证项目高质量实施,洛南县严格落实项目作业设计、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使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
洛南县政府牵头,水利、环保、自然资源、林业、电力等部门和洛河沿线各镇(街道)参加,组成综合执法队伍,对湿地公园范围内的非法采砂采石和钓鱼、电鱼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洛河源湿地公园管理处与洛源镇、保安镇、永丰镇、城关街道等4个天保工程管护站签订共管协议,并把湿地公园管护纳入镇(街道)生态护林员工作范畴,落实各项管护措施,壮大管护队伍,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良好局面。
洛南县每年组织专门队伍,对河道及其周边区域进行2次废弃物清理,处理淤积,整平修复河床。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和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政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洛南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整合环保、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湿地公园废弃物清理、水质保洁、河水Ш床恢复、河道治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公园周边村庄垃圾进行集中堆放,统一拉运填埋,设置垃圾桶20个,保证了湿地ECO的安全。据洛南县环境监测站常年监测,洛南县出境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地表级以上标准。
洛南县充分的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月”等活动节点,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湿地功能和价值等相关知识。先后在全县中小学普及开设湿地课堂,在社区开辟湿地文化广场,慢慢地加强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引导群众主动和举报乱排污水、乱倒垃圾和偷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使珍惜湿地、保护湿地、建设湿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聘请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设计了湿地公园的形象标识、户外宣教系统,在湿地公园内共设立各种标识牌、宣传牌100多块,普及了湿地知识,提升了湿地公园的对外宣传效果。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商洛市。地处华山之南,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距西安108千米。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连;南与丹凤、商州交界;西与华州、蓝田接壤;北与华阴、潼关为邻,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是商洛市唯一黄河流域县,是中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洛南是华夏汉字文化故里,字圣仓颉造字于此,故洛南又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洛南县面积283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洛南县非流动人口为365736人。
2020年,洛南县实现生产总值118.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6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4.3亿元和2.8亿元。
2018年8月4日,商洛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讨论审议了《关于撤销洛南县设立华阳区的意见》。此项工作正在按照程序向国务院报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洛南县今后将撤县改名为华阳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洛南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